首页 财经 > 正文

杭州发楼市新政 新房项目中签率≤10%限售5年

遏制投机炒房 住建部赴上海、深圳等地调研督导房地产市场

据新华社1月26日消息,住建部副部长倪虹近日带队赴上海、深圳等地调研督导房地产市场情况。

报道援引倪虹说法称,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了要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并将“解决好大城市住房突出问题”作为2021年度重点任务之一,城市政府要充分认识保持房地产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性,毫不动摇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切实落实城市主体责任。

倪虹强调,要坚持问题导向,发现问题及时出手,采取针对性措施,引导好预期,坚决遏制投机炒房;要以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为目标,增强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确保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上海、深圳相关负责人表示,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切实履行好房地产市场调控主体责任。

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近期一线城市及其它热点二线城市陆续出台楼市新政,抑制楼市过热现象。

杭州新政:落户未满5年限购1套房 新房项目中签率≤10%限售5年

1月27日,杭州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房地产市场调控的通知》,从住房限购、住房限售、税收调节和无房家庭认定标准及高层次人才优先购房政策等方面进一步加强调控。

此外,《通知》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原有政策与其不一致的,以《通知》为准。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通知》进一步加强住房限购,规定落户本市未满5年的,在本市限购范围内限购1套住房。同时,还规定将本市限购范围内住房赠与他人的,赠与人须满3年方可购买限购范围内住房,受赠人家庭须符合本市住房限购政策(不含遗赠)。

《通知》进一步加强住房限售,规定本市限购范围内,新建商品住房项目公证摇号公开销售中签率小于或等于10%的,自取得不动产证之日起5年内不得转让。优先满足无房家庭购房需求的热点商品住房项目,购房人以优先购买方式取得的商品住房,自取得不动产证之日起5年内不得转让。

在税收调节方面,《通知》进一步加强税收调节,明确本市限购范围内,个人住房转让增值税征免年限由2年调整为5年。

《通知》对2018年4月4日开始实施的《关于实施商品住房公证摇号公开销售工作的通知》中确定的“无房家庭”的认定标准进行了调整,新增一类无房家庭:2018年4月4日后转让本市限购范围内住房的,在本市限购范围内无自有住房记录满3年,可认定为无房家庭。

《通知》还完善了高层次人才优先购房政策。明确自《通知》发布之日起,高层次人才转让本市限购范围内住房的,须在本市限购范围内无自有住房记录满3年方可享受高层次人才优先购房。

成都:严厉打击哄抬房价等房地产市场交易违规行为

1月27日,据成都市住建局官微消息,按照市政府办公厅《关于保持我市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成办发〔2020〕83号)相关要求,就严厉打击房地产市场交易违规行为相关事项发布通告。

通知指出,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存在违反调控政策、加价销售、哄抬房价等违规行为的,一经查实,将按照《成都市房地产开发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试行)》(成住建发〔2020〕148号)规定,予以信用记减分处理。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对房地产经纪机构及从业人员参与恶意炒作房价或代理涉嫌恶意炒作房价的房屋、对外发布尚未交付或暂未取得不动产权属证书房屋的租售信息、发布虚假房源(含房价)信息等违规行为的,一经查实,将按照《关于加强房地产中介管理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意见》(建房〔2016〕168号)规定,取消其网签权限,并对机构及相关人员进行信用记减分、列入行业“黑名单”等处理。

对涉房网络平台及自媒体账号涉嫌恶意炒作房价上涨、发布虚假不实信息等扰乱市场秩序行为的,将按照《互联网群组信息服务管理规定》,由网信、住建等部门进行及时约谈并对外通报。

对个人存在涉嫌组织恶意炒作、哄抬房价、扰乱市场秩序等违法违规行为的,一经查实,住建部门暂缓受理其相关二手房网签手续。

对涉嫌扰乱房地产市场秩序的开发企业、中介机构、网络平台自媒体、个人,其违法违规证据线索将及时移交公安、网信、市场监管、税务等部门依法依规处置。

宁波:允许闲置商业、办公、工业用房改建为租赁住房

1月27日,浙江省宁波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消息显示,《宁波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实施意见》(下称《实施意见》)已经出台,并于2021年2月23日起施行。

据了解,《实施意见》明确通过五大举措增加租赁房源供给,包括提供租赁住房用地,允许改建房屋用于租赁,集中配建租赁住房,盘活存量闲置房源,配建高端租赁住房。

其中提到,允许改建房屋用于租赁。在符合产业发展、结构安全、消防安全的前提下,允许企业将闲置商业、办公、工业用房改建为租赁住房或职工宿舍。

按照《实施意见》的总体目标,到2022年底,宁波全市新增各类租赁住房不少于13万套(间)。其中,新建、改建租赁住房不少于6.7万套(间),盘活闲置住房不少于6.3万套(间);培育专业化住房租赁企业20家以上。

银保监:严格落实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和重点房企融资规定

1月27日,银保监会通过官方网站发布动态显示,1月26日,2021年中国银保监会工作会议以视频形式召开。会议回顾2020年主要工作,分析当前经济金融形势,部署2021年重点工作任务。

会议指出,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银保监会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以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为指导,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国务院金融委的决策部署,各项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坚决做好疫情防控金融服务。指导银行保险机构做好金融服务,确保疫情期间金融秩序不乱、服务不断。紧急提供专项信贷5.3万亿元。全力支持武汉、湖北打赢疫情防控保卫战。累计为中小微企业和外贸企业实施延期还本付息6.6万亿元,发放应急贷款242.7亿元。

有力支持国民经济稳步复苏。全年人民币贷款新增19.6万亿元,增长12.8%。新增制造业贷款2.2万亿元。普惠型小微贷款增速高于各项贷款增速18.1个百分点,5家大型银行增长54.8%。全年保险资金运用余额新增3.2万亿元,保险赔付超1.4万亿元。

高风险金融机构和重点领域风险得到有序处置。持续做好包商银行风险处置。依法接管“明天系”6家保险、信托机构。安邦集团结束接管。稳妥推进高风险中小银行、保险、信托机构风险处置。全年处置银行业不良资产3.02万亿元,2017年至2020年处置不良贷款超过之前12年总和。有序拆解高风险影子银行业务。

房地产贷款增速8年来首次低于各项贷款增速。全国实际运营的P2P网贷机构全部归零。探索金融反垄断治理机制。配合地方党委政府化解大型企业集团债务风险。处置一批重大非法集资案件。2020年全系统处罚银行保险机构3178家次,责任人4554人次,合计罚没22.8亿元。

改革开放迈出坚实步伐。积极推动发行2000亿元地方政府专项债补充中小银行资本。持续推进各类银行保险机构的体制机制改革。出台健全公司治理三年行动方案。车险综合改革全面实施。人身保险费率形成机制改革持续深化。偿二代二期工程建设主要工作基本完成。持续推动34项对外开放措施落地见效。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会议指出,2021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开启之年,也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银保监会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党中央对金融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持续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深入推进改革开放,切实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全力维护经济金融安全和社会政治稳定,努力实现银行保险监管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其中,要毫不松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严格落实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和重点房地产企业融资管理规定。继续做好不良资产处置。加快推动高风险机构处置。完善重大案件风险和重大风险事件处置机制。加大对非法金融以及“无照驾驶”打击力度。积极防范外部风险冲击。

消息指广州四大行房贷利率全面上调 首套、二套房提高15bp

1月27日消息称,从今日起广州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等四大行的房贷利率将全部上调。

具体而言,首套房房贷利率调整为LPR+55bp,即5.2%,二套房利率为LPR+75bp,即5.4%;而此前首套房贷利率为LPR+40bp,二套房则是LPR+60b。

另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近日便有消息称,广州各家银行接到监管部门窗口指导要求,提出新增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不能超过12.6%;同时,各银行每个月新增个人住房贷款额度不能超过2020年10月、11月、12月三个月的平均放款额度。

此悉,2020年12月31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发布《关于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制度的通知》,将根据银行业金融机构的资产规模、机构类型等因素,分档设定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要求。

通知明确对7家中资大型银行、17家中资中型银行、中资小型银行和非县域农合机构、县域农合机构、村镇银行,共5档机构分类分档设置房地产贷款占比上限、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其中第一档中资大型银行房地产贷款占比、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上限分别为40%、32.5%。

央行:去年债券发行规模涨26.5%至57.3万亿 债券收益率上行

1月26日,央行发布2020年金融市场运行情况。

2020年,债券市场发行规模显着增长,现券交易量增加,收益率曲线平坦化上行,市场投资者结构进一步多元化;货币市场利率显着下行,银行间货币市场交易量增加;利率衍生品成交量同比上升,互换及期货价格小幅下降;股票市场主要股指大幅上涨,两市成交金额显着增加。

据观点地产新媒体了解,债券发行规模方面,2020年,债券市场共发行各类债券57.3万亿元,较上年增长26.5%。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债券48.5万亿元,同比增长27.5%。

此外,银行间成交量增长,2020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量253万亿元,同比增长16.5%。其中,银行间债券市场现券交易量232.8万亿元,日均成交9350.4亿元,同比增长12%。交易所债券市场现券成交20.2万亿元,日均成交830.4亿元,同比增长142.6%。

同时,债券收益率上行,货币市场利率下行。2020年,债券收益率整体上移。12月末,1年、3年、5年、7年、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分别为2.47%、2.82%、2.95%、3.17%、3.14%,分别较上年同期上行11bp、9bp、6bp、13bp、1bp。2020年末,中债国债总指数收盘价为195.19,较上年同期上涨5.05;中债新综合全价指数收盘价为119.00,较上年同期下降0.08。

去年12月,银行间货币市场同业拆借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3%,较上年同期下行79个基点,质押式回购月加权平均利率为1.36%,较上年同期下行74个基点。

投资者数量进一步增加。截至2020年末,银行间债券市场各类参与主体共计27958家,较上年末增加3911家。其中境内法人类共3123家,较上年末增加41家;境内非法人类产品共计23930家,较上年末增加3734家;境外机构投资者905家,较上年末增加136家。

股票市场方面,主要指数上行。2020年末,上证综指收于3473.07点,较上年末上涨422.95点,涨幅为13.9%;深证成指收于14470.68点,较上年末上涨4039.91点,涨幅为38.7%。两市全年成交额206.83万亿元,同比增长62.3%。

标签: 杭州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