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 > 正文

专家:持有优质股票是应对市场波动最好的手段

小年到开始忙,消费者忙备货,投资者忙选择。

每逢岁末年初,除了盘点一年的收益情况,投资者还面临着“持股or持币过节”的艰难抉择。距离A股市场开启“春节休假模式”仅剩4个交易日,各年龄层的投资者会怎么选?新的一年,他们有何投资计划?《证券日报》记者2月4日就此进行调查采访。

不同年龄层投资者各抒己见

“我认为现在有一部分上市公司业绩不错可以长期持有”,已有近30年股龄的“60后”云天(化名)告诉《证券日报》记者,目前他在股市投入的资金达百万,由于持有的股票行情较好,去年盈利近25%,这使得他今年对A股市场更加充满信心,选择持股待涨。

“一直以来我都是持股过节,这与我的投资理念有关,因为我是坚定的长期价值投资者。”据“70后”郝女士介绍,目前她的投资方式以股票和基金为主,配比为80%和20%,由于看好中国整体经济形势,加之春节期间没有其他投资打算,她认为将资金存放在股市更安心,并不急于变现。对于今年的投资计划,郝女士说:“我会根据今年一月份的经济数据来看一下中国整体的经济形势,然后再适当配置资金,大概率会加大对股市的投资力度,基金方面保持不变。”

在“80后”刘勇(化名)看来,持股还是持币过节没有确切的答案,“每位投资者的情况不同,还是要根据自己的投资习惯来选择,我个人会根据持有股票的表现来进行买卖操作,某个时间节点并不是我主要判断的依据。今年我依旧看好消费、新能源板块,预计后期还将有所增长,可能会增加投入。”

属于“保守派”的“80末”陈慧(化名)告诉记者,为了避免节中受突发事件影响利润或本金,目前她已经清仓,选择踏踏实实持币过节,“作为资金实力较小的个人投资者,今年我计划买一些基金和理财产品”。

“90后”王恒(化名)分享了他的投资理念:“我会随时关注大盘走向,跟随市场行情,不断调整仓位。我比较看好今年的行情,1月份在股市的收益已达投入资金的15%,会继续持股,同时也计划在春节之前买入业绩超预期的股票。”

“我选择持半仓过节,这样‘进可攻,退可守’比较靠谱。”24岁的小培告诉记者,考虑到春节假期长且存在不确定性,不会将全部资金放在股市,计划持有基本面优良的个股50%的仓位,持币50%仓位,一方面防止节后踏空,另一方面也有资金可进行补仓。

“我买的是基金,会根据情况随时进行操作,若涨幅达15%以上我就会赎回一部分,因为最近行情震荡,后续走势不明朗。”“95后”小张告诉记者,今年他会以买混合类基金为主,单一板块的投入对他来说风险较大。

专家:持有优质股票是应对市场波动最好的手段

“每到节假日之前,投资者都会热议是持股过节还是持币过节,我认为这主要取决于持股的质量。”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若投资者持有的是白马股、优质个股,持股过节没问题,节后仍然是白马股的行情。反过来,如果是持有的绩差股、题材股等,就需要及时减仓。

在杨德龙看来,持有优质股票是应对市场波动最好的手段,投资者可通过买入优质股票或者优质基金来抓住市场机会。从长期来看,好的股票或基金还会持续表现,而差的股票将会无人问津。未来十年是A股市场的黄金十年,随着“房住不炒”,大量的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大转移,好的股票或基金将会给投资者带来好的投资机会。建议投资者及时转变投资理念,坚持价值投资理念,远离绩差股和题材股。

机构:可选择谨慎防守为主的稳健策略

粤开证券研究院负责人康崇利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春节期间股市有几大特点,一是休市时间较长,期间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较多;二是春节前人们往往收到各项过节福利和年终奖,同时过年消费水平较高;三是春节后即将迎来“两会”,重大政策的出台可能会影响投资者的预期。

“从历史行情来看,股市的‘春节行情’的确存在。我们统计了2002-2020年沪深300在春节前后的收益情况,春节前后10个交易日的胜率(绝对收益为正的年份占比)为74%和68%,春节前后5个交易日的胜率为79%和47%,而全年沪深300的胜率为53%。但每一年的具体走势会受到市场情绪等多方面因素制约,今年整体来看,持股过节没有太大问题,不过在政策预期和估值方面存在一些制约因素,政策有一定从积极转向正常化的预期,当前(截至2021年2月3日)沪深300指数的动态市盈率位于近两年的97%分位水平,部分投资者或存在获利了结的需求。因此,投资者可以选择谨慎防守为主的稳健策略,在选择品种时,应选年报业绩相对乐观的成长风格类品种。”康崇利进一步分析道。

“我们在年度报告中提出2021年均衡配置顺周期、消费、科技三条主线。近期建议投资者关注春节行情,逢低布局,持股过节。春节后和两会期间将是观察政策拐点的重要时间节点,从历年春节前后的行情表现来看,春节前后股市上涨的概率也较高。从中长期视角来看,2021年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十四五’规划建议强调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将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点,经济转型升级之下,对科技和消费形成长期利好。”康崇利表示。

标签: 市场波动 优质

精彩推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