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奔的高铁,失落的县城
高铁网络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中国城市的格局!
我国真正意义上的第一条高铁是2008年8月1日开通运营的京津城际铁路,迄今已经走过近十四年的发展历程。十余年间,中国高铁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华丽转变。
截至2021年年底,中国高铁运营里程突破4万公里,稳居世界第一;到2035年,这个数字将达到7万公里左右,50万人口以上城市高铁通达。
俗话说,高铁一响,黄金万两,无数城市的命运随之发生改变。
但城市命运的转折里不仅藏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更藏着一个地方的兴衰沉浮。而高铁对于小城市来说,可能是失意多过得意。
01
首当其冲的是人口流失。
高铁是把双刃剑,既让小城市得以融入全国高铁网络,也不可避免带动人口的加速外流。
我的老家是江西宜春下面的一个小县城,2019年年底终于迎来了第一条高铁——昌赣高铁。在这之前,当地只有一个近90年历史的老火车站,从这里出发只能乘坐绿皮火车,达到省会南昌约两个小时,到深圳要12个小时,去往更远的地方则需要中转换乘,极为不便。
就在全市人民翘首以盼高铁推动当地经济腾飞之际,最先等来的却是一个令人忧心的消息——高铁开通后的一年半时间里,常住人口就流失了近8万,比过去十年的总和还多。
2021年七普数据显示:当地常住人口为485649人,比2019年年末的564459人减少78810人;相比之下,过去十年才共减少69471人。
而我的家乡不过是有着同样遭遇的中小城市的缩影。
在2018年的一项研究中发现,2011年开通的京沪高铁对沿线城市并未形成一致性的带动影响。在分析了2006年-2017年的数据后表明,36个城市中有21个城市,常住人口的占比出现下降。其中京沪高铁沿线下降的城市为7个,而沿江通道高达70%的城市的比重变化为负值,湖北荆州市人口流失最多,达24万,占总人口约4%。
(数据来源:Wind,地方政府统计公报,中泰证券研究所)
这说明,高铁建成后,这些城市并没有呈现出集聚人口的态势,反而出现了向外扩散的迹象。
不仅是京沪高铁,京广高铁和沪昆高铁沿线也上演着相同的一幕,前者于2012年年底开通,后者分别于2009年和2016年分两段开通。
在样本采集的39个沿线城市(京广沿线18个,沪昆沿线22个,株洲市重复)中,高铁开通后2年,22个城市人口增长率同比出现了下滑。河北保定下滑幅度最大达到5.47%,河南驻马店、广东清远、广东韶关、河南信阳均下滑超过2个百分点。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全国各县市人口统计资料》)
这再一次佐证,高铁对大多数沿线中小城市的人口集聚起到了负作用。
即使把时间拉长到高铁开通后6年,上述结论仍然成立。即39个城市中,高铁开通对74%的中小城市人口集聚起了负作用。
2021年的一份论文更加明确地指出:对不同规模的小城市而言,高铁开通可能造成人口流失的程度具有明显差异性,城区人口规模在0—20万的小城市,人口流失程度要明显低于城区人口规模在20—50万的小城市。
也就是说,人口基数越大的小城市,开通高铁所面临的人口流失压力就越大,越容易形成人口空心化的现象。
那么,流失的这些人口都去哪了?
高铁对城市的影响,始终受到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双重拉锯。
先看集聚效应。高铁会导致大城市的虹吸效应更加突出,尤其是那些处于交通枢纽的二线省会,得以通过高铁网络将触角延伸到整个省内。
过去,省会城市的影响力固然强大,但在可通达性上,与沿海城市并无太大差异,省会城市未必竞争得过沿海发达城市。而在高铁时代,省会作为枢纽而存在,地级市与省会之间的互动只会更加频密,一些偏远地区的人口加剧向中心城市聚集。
再看扩散效应。随着高铁路网的完善,都市圈、城市群连成一体,1-3小时高铁圈得以建立,大城市的资源将向周边进行辐射。不过,这种辐射效应主要集中于都市圈、城市群内。
前两天,城市战争统计了去年部分城市人口增量,前十位基本是新一线或热点二线城市,最多的是成都,去年净增24.5万人,其次是杭州(23.9万人)、南昌(18.3万人)等。
热门城市中,南昌可能会让人略感意外,这个省会城市与江西一样,在全国的存在感并不高,但却能跻身三甲。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上文所说的高铁带来的聚集效应。2021年百度发布的南昌人口迁入数据显示,排名前10的来源地中8个都是周边地级市。市市通高铁,让南昌坐享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
(图片来源:百度迁徙指数)
总之,高铁让中心城市变得更加“中心”,偏远地区的中小城市则日益被“边缘化”。
02
人口的流失,同时伴随着财富的流失。
高铁通车后,人口流失是最先表现出来的负外部性,随之而来的连锁反应,一环扣一环,最终导致当地GDP下滑。
在京沪高铁和沿江通道中,几乎所有样本城市的GDP增速都明显放缓。湖北潜江、山东枣庄、重庆涪陵,在高铁通车之前,增速都能跑赢全省大盘。但是通车之后,反而低于平均数,跑输了全省大盘。
京广高铁和沪昆高铁情况也相差无几。
在高铁开通后2年,39个城市中,27个城市的GDP增长率较开通前呈下降趋势,这一比例占到了70%。在高铁开通后6年,1/2的京广高铁沿线城市以及2/3的沪昆高铁沿线城市GDP增长率跑输全省平均水平。
沪昆高铁通车6年后沿线城市GDP增长率变化
(数据来源:《中国城市统计年鉴》和《全国各县市人口统计资料》)
而在上述所有城市中,最让人感到意外的还是处于京沪高铁沿线的蚌埠。
今年年初,安徽省公布,2021年蚌埠市经济失速,GDP增速为0,已经到了“退无可退、背水一战”的关键当口。
这个消息宛如平地一声雷,在全国炸开了锅。
截至2017年,蚌埠还享受到了高铁通车后带来的红利,是京沪高铁沿线中为数不多出现人口净流入以及GDP增速跑赢全省大盘的城市。不承想,仅4年的时间,一切都变了。
当然,一个城市经济失速,归根到底还是内部发展矛盾。但高铁却像一面放大镜,会逐渐把城市的短板暴露无遗。蚌埠身在合肥都市圈内,随着高铁的四通八达,人口、技术、资金等资源难免被省会虹吸。
而在虹吸效应中,只有等到崛起的城市与周边的城市资产价格形成断崖时,崛起的城市才会出现溢出效应,慢慢地向周边城市发展。否则,周边城市被虹吸的境遇很难改变。
只有两种城市避免了这种尴尬的困境,它们要么自己有独立的产业体系,可以吸纳就业,比如义乌;要么处于超大城市周边,充当“睡城”,比如廊坊。
义乌不用多说,虽然面积不过1105平方公里,但却是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高铁的开通对于这座城市来说,犹如锦上添花,城市“虹吸”效应、集聚人口功能不断释放。
七普数据显示,2020年,义乌市常住人口达185.94万人,居全省县级市首位,10年间新增人口62.54万人,人口增幅高达50%。人口数据变化的背后是义乌近几年在商贸发展、产业转型等方面成效显著的写照。根据公开资料,义乌在2020年全国百强县中排名第9;并且凭借其电商规模优势,义乌在快递行业发展迅猛,稳居浙江省快递业务总量头名。
至于河北廊坊,即使你对这个地方不熟悉,但也一定听过燕郊——中国第一“睡城”,由于距离北京市中心不过40公里,这里成为无数北漂居住的首选。而燕郊,就是廊坊下面的一个镇。
廊坊市的地位位置非常特殊,它位于北京市、天津市之间,是名副其实的“环京第一市”。作为京津走廊上的明珠,廊坊的发展和规划有着难以复制的独特性,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广大蓝图的“最大受益者”。
2020年中,第一财经发布《2020城市商业魅力排行榜》,对中国337个地级以上城市做出排名。其中,廊坊和省会石家庄一起入选为二线城市。而在2019年河北省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排名中,廊坊以非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90852元,私营单位年平均工资52917元,再次蝉联第一,全面碾压石家庄。
03
那么,其余还在给中心城市“供血”的中小城市该何去何从?
其实政策的导向已经很明确了!
2021年出台的十四规划《纲要》指出,多地积极推动都市圈发展,城际铁路、市域(郊)铁路、城际公交加快建设,便捷通勤网络逐渐形成。中心城市辐射带动能力增强,中小城市功能显著提升。
2021年12月,国家发展改革委表示,将会同有关部门统筹考虑促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路径,推动都市圈内的超大特大城市切实转变发展方式,更好地辐射带动周边中小城市协调联动发展。
2022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指出,稳步推进城市群、都市圈建设,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
而在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县域”一词共出现14次,其中明确提到,支持大中城市疏解产业向县域延伸,引导产业有序梯度转移。
……
细细品读,“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产业梯度转移”是这几份文件频频提及的关键字。
实际上,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打造区域增长极,先集聚再辐射,已经成为普遍采用的区域经济发展策略。
这也是美国城市曾经走过的发展之路。
有人分析了1840年至2017年的美国县级数据后发现,在1920年之前,大城市主要发挥“虹吸”作用,靠近大城市的县人口增长得反而比较慢;而在1920年之后。大城市对周边的县却有明显的“辐射”作用,越是靠近大城市的县人口增长得越快。而促成这其中转变的最重要因素,就是城市内、城市间的交通成本的变迁。
这种转变在中国部分高铁沿线城市已经显现。
京广高铁沿线的韶关、清远等地虽然人口流失率高,但GDP却有明显增长。这说明,在高铁的作用下,广东已经全线迈入城市产业升级与人才结构优化的阶段,其积极影响已从超级中心城市辐射到较偏远县市。
再如赣深高铁,有专家预测,高铁通车5年后,粤港澳大湾区或有3000亿元投资到高铁沿线城市。赣深高铁沿线的三四线城市,也将接收到大湾区的辐射与带动,包括产业外溢和转移、运输成本降低等等,有助于当地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加快。
今天的经济、产业流向,就是明天的人口流向。
但需要注意的是,小城市要想实现人口和财富双回流,关键不能只靠外部的输血,更应靠自身的造血。提炼出当地的禀赋优势,打造特色产业,培育一批具有重要支撑作用的领军企业,唯有如此,城市经济才能真正进入良性循环。
前瞻经济学人 产业观察组
参考资料:
[1]前瞻产业研究院 《2022-2027年中国高铁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2]前瞻产业研究院 《2022-2027年中国快递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设计策略分析报告》
[3]李迅雷金融与投资 《李迅雷:高铁能否改变沿线城市命运?》
[4]李静等 知网论文《高铁时代的小城市发展——基于人Vl空心化的研究》
[5]园区在线 《高铁:区域中心城市的「抽血泵」》
[6]米宅 《50万人口城市都将通高铁,谁最受益?》
[7]知乎 《“辐射”还是“虹吸”?什么决定了大城市的溢出效应?》
标签: 中小城市
您可能也感兴趣:
今日热点
为您推荐
湖南道县再次部署夏季森林火灾防御工作 确保森林生态资源安全
2022年广东试点建设公益林示范区29个累计投入7700万元
四川省林草局:推进全省林长制信息系统建设 研究总体方案
排行
精彩推送
- 二维码概念股7月26日整体上涨2.46%:领涨股为中科金财 领跌...
- 认证服务概念共有几支个股?7月26日涨幅较大的个股是科蓝软件...
- 饮料概念共有多少支个股?7月26日涨幅较大的个股是英联股份、...
- 美亚柏科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是多少?美亚柏科3日内股价...
- 数码视讯7月26日领涨 南威软件、神州数码和中科曙光等跟涨
- 房地产销售概念7月26日上涨4.51%:涨幅较大的股票是三湘印象...
- 钽铌板块7月26日晚间复盘报涨:中钨高新领涨 国际实业、全新...
- 征信概念共有多少支个股?广联达7日内股价下跌0.63%
- 硬胶囊概念共有几支个股?7月26日涨幅较大的个股是ST顺利、仙...
- NFC概念概念共有多少支个股?新开普5日内股价下跌1.72%
- 托育服务板块7月26日晚间复盘报涨:豆神教育领涨 鸿合科技、...
- 乾景园林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是多少?乾景园林7日内股价...
- 【环球热闻】“三同三保障”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 天天观天下!“三同三保障”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 【环球报资讯】今年6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9531起
- 世界播报:今年6月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9531起
- 广东东莞:切实履行巡林责任 全面提升林长巡林履职成效
- 湖南道县再次部署夏季森林火灾防御工作 确保森林生态资源安全
- 2022年广东试点建设公益林示范区29个累计投入7700万元
- 四川省林草局:推进全省林长制信息系统建设 研究总体方案
- 压茬推进 河南省发布林长制基层建设行动方案
- 聚焦:违反职业健康检查规定的经济性裁员违法
- 世界快资讯: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三成
- 头条: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提质”方案出台两个月:60起并购助...
- 全球百事通!中国依然是外商最佳投资选择地
- 快讯: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提升至近30%
- 当前短讯!违反职业健康检查规定的经济性裁员违法
- 焦点精选!我国持续保持第一制造大国地位
- 全球速讯:我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提升至近30%
- 【环球播资讯】我国持续保持第一制造大国地位
- 快看:央企控股上市公司“提质”方案出台两个月:60起并购助...
- 每日时讯!中国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三成
- 视点!工业和信息化部:外商对华投资步伐并没有放慢
- 中国业务型CDP白皮书 | 爱分析报告
- 全球速看:兴银聚丰债券最新净值涨幅达0.02%,该基金2020年利...
- 全球快播:7月25日中融恒安纯债债券A买的人多吗?基金2021年...
- 【天天速看料】7月25日鹏华丰庆债券近1月来表现如何?基金202...
- 全球资讯:工业和信息化部:外商对华投资步伐并没有放慢
- 天天播报:7月25日华富中证5年恒定久期国开债指数C最新净值是...
- 天天热点!7月25日富荣福锦混合C基金怎么样?该基金分红负债...
- 【天天播资讯】工信部答中国网记者:实打实的举措支持服务型...
- 天天快播:中国质量万里行专家委员会在京成立
- 简讯:工信部答中国网记者:实打实的举措支持服务型制造创新发展
- 全球今日报丨国资委召开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推进会...
- 世界报道:国资委召开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推进会 要...
- 世界新消息丨中国质量万里行专家委员会在京成立
- 环球今日报丨工信部:将加快“十四五”工信领域重大工程和行...
- 环球即时:国资委召开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推进会
- 天天资讯:国资委召开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质量工作推进会
- 天天动态: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强服务型制造研究院建设 培育发...
- 环球热点评!工信部:将加快“十四五”工信领域重大工程和行...
- 全球热推荐:工业和信息化部:加强服务型制造研究院建设 培...
- 明月镜片亮相2022 视觉健康盛会 聚焦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
- 环球观速讯丨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4000亿元,企业数量...
- 当前焦点!7月25日景顺长城支柱产业混合基金成立以来涨了多少...
- 天天播报:创金合信新能源汽车股票C近1月来在同类基金中排524...
- 天天精选!长安泓源纯债债券A基金赚钱吗?2022年第二季度基金...
- 全球速看:兴银高端制造混合A基金2021年第三季度表现如何?近...
- 世界观热点:7月25日国联安鑫汇混合A近3月来表现优秀,基金20...
- 全球速看:国资委推动国资央企投身云体系建设
- 世界球精选!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30% 我国制造业综合实...
- 快资讯丨工信部答贝壳财经记者:我国产业科技创新水平和能力...
- 世界热点评!最新!阿里巴巴合伙人变动,蚂蚁集团管理层撤出...
- 环球微速讯:全球首个自组织激光器问世!具备自主配置能力,...
- 【速看料】法国:敞门开空调拟被处罚超5000元,酒水加冰块需...
- 【世界热闻】直播间使用音乐要付版权费!付费义务主体为使用...
- 天天新动态:工信部:外商对华投资没有放慢,我国依然是外商...
- 全球观点:7月25日交银增利债券C累计净值为1.8066元
- 世界今日报丨财政部:截至6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347503亿元
- 全球百事通!7月8日泰达宏利鑫利债券C一年来收益2.45%,该基...
- 热议:40度高温来袭,碳中和势在必行!
- 聚焦:国资委推动国资央企投身云体系建设
- 焦点快播:7月25日永赢淳利债券近三月以来涨了多少?2021年第...
- 精彩看点:工信部答贝壳财经记者:我国产业科技创新水平和能...
- 头条焦点:工信部:外商对华投资没有放慢,我国依然是外商最...
- 焦点热议: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比重近30% 我国制造业综合实力...
- 全球信息:财政部:截至6月末全国地方政府债务余额347503亿元
- 环球新动态:蜂巢恒利债券A买的人多吗?基金前端申购费是多少?
- 世界看点:7月25日国泰致远优势混合累计净值为1.3880元,基金...
- 房地产开发板块7月25日盘后报涨:皇庭国际领涨 大港股份、阳...
- 物流板块7月25日盘后报涨:飞马国际领涨 德邦股份、浙商中拓...
- 汽车零部件概念7月25日报跌:斯莱克领跌 广东鸿图、祥鑫科技...
- 退市警示板块7月25日盘后报涨:大港股份领涨 永安林业、ST金...
- 耐火材料概念共有多少支个股?中光防雷3日内股价下跌1.99%
- 地产开发板块7月25日盘后报涨:阳光城领涨 世荣兆业、信达地...
- 荧光PCR检测概念共有多少支个股?科前生物5日内股价下跌3.23%
- 检测试剂板块7月25日盘后报涨:博晖创新领涨 透景生命、海特...
- 氟板块7月25日盘后报跌:泛亚微透领跌 氯碱化工、深圳新星和...
- 粤港澳自贸区概念股7月25日整体上涨0.07%:领涨股为阳光城 ...
- 洗碗机概念股7月25日涨跌幅最高的是汉宇集团 汉宇集团5日内...
- 动物疫苗板块7月25日盘后报涨:博晖创新领涨 康华生物、普莱...
- 全球微速讯:央行今日进行5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当日实现净...
- 焦点热讯:两巨头官宣深度合作!科大讯飞携手比亚迪,将智能语...
- 世界热文:央行今日进行5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当日实现净回...
- 天天观焦点:警戒级别升至5级!日本樱岛火山喷发,火山石飞出...
- 世界热点评!发改委:下达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专项2022年第二...
- 观点:发改委:下达污染治理和节能减碳专项2022年第二批中央...
- 十四五期间 广西将构建森林康养产业发展新格局
- 河南:94个林业灾后恢复重建项目已全部开工
- 焦点滚动:最高法重磅发文,严惩金融领域犯罪!特大期货市场操...
今日要闻
- NFC概念概念共有多少支个股?新开普5日内股价下跌1.72%
- 托育服务板块7月26日晚间复盘报涨:豆神教育领涨 鸿合科技、华媒控股等跟涨
- 乾景园林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是多少?乾景园林7日内股价上涨2.52%
- 粤港澳自贸区概念股7月25日整体上涨0.07%:领涨股为阳光城 领跌股为东旭蓝天
- 洗碗机概念股7月25日涨跌幅最高的是汉宇集团 汉宇集团5日内股价上涨9.25%
- 动物疫苗板块7月25日盘后报涨:博晖创新领涨 康华生物、普莱柯和明德生物等跟涨
- 沪警示板概念7月22日整体上涨0.17%:领涨股为ST辅仁 领跌股为贵人鸟
- 康泰医学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是多少?产业园概念7月22日涨幅较大的股票是露笑科技
- 闻泰科技2022年第一季度营业总收入是多少?OX概念共有多少支个股?
- 创元科技2022年第一季度营收是多少?中芯国际概念概念股7月21日盘后涨 安集科技领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