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时讯:赠书丨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人口负增长时代?
本文将就“人口负增长时代”给大家分享一些最近的观察和研究。看上去没有“金融”“财富”这两个词,但是投资、从事金融财富管理行业的人对此应该有观念上的转变。
(资料图片)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最新的人口数据,它给我们揭示了一个最新出现的人口转折点。过去的人口转折点,呈现这样一些变化——劳动人口在2010 年达到峰值,之后会出现劳动力短缺、人力资本积累不足、生产率改善速度放慢以及资本回报率下降,导致经济潜在增长率和实际增长率相应减慢。这是2010—2019 年的情况,我们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来应对,所以是供给侧的冲击。我们现在看到的新的人口转折点恐怕会带来新的冲击。
最近几年我们不断地对新的人口数据感到震惊。第一次是2020 年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的总和生育率已经低到1.3,是世界上生育率最低的国家之一,显著低于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它的含义是什么呢?研究人口问题的人对此很清楚,这么低的生育率不是一天出现的,一定是多年、长期的结果。生育率低于2.1 这个总体水平,也就意味着积累到一定时间,人口惯性过去以后,一定会出现人口的峰值和负增长。2021 年的数据显示,人口自然增长率已经低到0.34‰,这在统计意义上已经非常接近于零增长了。当然,通过民政部的数据修正可能已经是零增长。同时65 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14%,它的含义是什么呢?世界卫生组织有一个定义: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 就叫作“老龄化社会”;超过14% 就叫“深度老龄化社会”;超过21% 就是重度老龄化社会,日本现在就是“重度老龄化社会”,我们大概10 年以后进入这个时期。
这些结果的出现明显早于联合国2019 年进行的人口预测,实际结果比联合国2019 年的预测提前数年。从一些数据中可以看到,我国人口达到峰值,老龄化超过14% 都将早于预期。联合国2022 年做了新的预测,这个新的预测和现在的情况非常相似。
根据新的预测,大概在2022 年或者2023 年,中国人口将达到峰值, 随后进入负增长;同时印度的人口将超过中国,而且将来的差距会非常明显,我们第一次不再有“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的头衔了。这意味着我们正式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这不是周期性的,不是稍纵即逝的,几乎可以说是永远的。同时,从2023—2035 年,劳动人口大概每年以1.5‰ 的速度快速减少,比原来设想得还要快。设想一下,20~45 岁这一最好就业年龄段的人口每年以四五百万的规模在绝对意义上减少,同时老龄化加重,这是一个崭新的情况,我们观察到的情况都证明了这样一个趋势。
前文提到,过去10 年经历的人口冲击是供给侧的,导致经济增长减速下行,我们把它定义为“新常态”。这个新常态是供给侧的,可以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当时没有需求制约的冲击,但是这一次, 需求特别是居民的消费需求,将成为中国经济的新常态制约。
人口是一个很重要的经济变量,过去不太被重视,因为大部分人关注的是短期的经济波动,即周期性。如果从比较长的时间来看,大概在20 年前日本的一个机构预测,长期经济增长的唯一变量(等式右边的变量)就是人口增长速度。日本的经济增长,除了短期的波动,完全是随着人口变化发生的。这一事实也证明了上述预测。
中国人口具有的三个效应对消费产生了不利影响。2010 年应对供给侧冲击的时候,我们的需求结构进行了相应的调整,不再过度依赖外需、出口,也不再过度依赖投资,资本形成,逐渐转向了“三驾马车” 的消费,特别是居民消费成为最主要的拉动力。
过去,我们的人口和经济增长是减速的,人口总量效应是导致消费低迷的第一个因素,人就是消费者,人口的增长速度慢了或者出现负增长,消费必然会受到影响。第二个是增长效应或者叫收入效应,经济增长速度放慢了,收入水平的提高速度也一定会放慢,这些都直接影响消费。因此,人口的增长、人均GDP 的增长和居民消费增长,三者是一致的,都是下行的,未来会出现人口的负增长,GDP 的增长率还会更低。这些在相当大的层面上会抑制居民消费。
第三个是人口年龄结构效应。中国和发达国家在这一点上不太一样。发达国家很多老年人的工资水平由其工作年限决定,年纪大了收入水平比较高,退休以后保障水平也还可以,甚至还有财富的收入,因此老年人一般比年轻人收入水平高,但是他们也有不愿意消费的倾向,所以在学界还有一个“退休消费之谜”的说法。中国没有这种现象,因为中国老年人的收入水平总体上低于年轻人。同时他们退休以后还会出现一些后顾之忧,为自己的孩子、孙子辈着想,因此更倾向于储蓄,较少消费,所以消费力和消费倾向都比较低。消费支出水平是随着年龄下降的,剔除医药支出后,老年人是支出水平最低的一个人群。从一个横截面和个体看,老龄化越来越重,老年人的消费不足,总体会出现消费不足的倾向,这就是人口年龄结构效应。
未来,越来越多国家出现人口负增长,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们的生育意愿不强,短期内不生孩子会成为新常态,因此老龄化——人口负增长或人口停滞—会成为全世界的一个趋势。对于预测, 也有不同的观点,查尔斯·古德哈特提出,在人口老龄化、劳动力短缺成为新趋势的情况下,通货膨胀会回来,我们会告别通货紧缩时代。这很难说,现在看到的通胀是有原因的,中国没有出现这种情况,在出现过很高通胀的美国、欧洲及日本也没有,它的根本原因还是供应链的问题,还是由原油价格等问题导致的,因此还有一批学者,比如劳伦斯·萨默斯很重视通胀,对美国的政策会提出批评,还有保罗·克鲁格曼,归根结底,他们还是认为通胀是过渡性的,是短期现象,长期趋势—老龄化—还是让世界经济在较长期处于停滞状态,长期的低利率、低通胀、低增长可能导致高负债,这是全世界的趋势。在中国,从未富先老的特征来看,我们预计消费是未来经济增长主要的、常态的、持续的制约,这是我们必须转变的观念。
那么,这对于金融发展有什么含义?我虽然回答不了这个问题,但是通过对前文分析进行归纳可以看出有以下几个崭新的变化,这是今后我们的金融发展、发展模式、运行机制、产品的创新等都应该考虑的新因素。
第一,供给侧的制约到需求侧制约的变化,哪怕设计最简单的一个产品也都要考虑这一点。我们的金融创新已经达到了极高的水平,2008 年次贷危机之前发生的事告诉我们,正面的、负面的都可以做到。随着信息技术、数字经济的发展,我们的能力进一步显著提高,因此不论发展方向如何,我们都能够有应对的办法。但是你判断方向之后,可能使的劲越大,失误的可能性越大。
第二,财政的作用相对于货币政策在将来会更加重要,财政的支出方向也会发生变化。也就是说,财政的支出更贴近民生,更贴近社会福利。这些也会影响我们的金融和财富管理。
第三,市场主体本位—生产者经营者的生产主体到家庭本位—的变化。家庭是我们人口再生产的基础单位,是消费的基础单位, 影响需求因素,因此这个变化可能也会对我们有所启示。
最后一点,依据过去较大的收入差距,很多财富管理者把目光集中在中等收入群体上,但未来的中等收入群体相对中国14 亿人口来说还是较小的群体。如果从更长远一点的角度看,未来这十几年时间是我们实现基本现代化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老年人、刚刚脱贫的农村人口、农民工等特殊群体,都面临着从低收入群体转变为中等收入群体的过程。这个转变的过程也应该成为我们金融和财富管理的对象和盈利来源。
以上内容来源《读懂中国式现代化》一书,若想免费获取本书,本周上前瞻经济学人APP参与抽奖吧!
参与方式
打开前瞻经济学人APP,进入“我的”——“签到”页面,点击“参与兑换抽奖号”即可参与本期(第113期) 瞻书有礼(注本期开奖时间:2023年3月26日晚22:00),系统将随机抽取10位幸运用户免费送出实体书籍一本!
标签:
您可能也感兴趣:
为您推荐
放得下接得住管得好 宁夏林草局全面实现全程网办
上海市林业总站开展湿地健康水生态调研并召开讨论会
相约在广东飞羽悦瞬间 2022广东候鸟护飞行动正式启动
排行
精彩推送
- 报道:香港金管局总裁余伟文:对资产及财富管理业务采取平衡...
- 财政部:2022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0.37万亿元 同比增长0.6%
- 公安部:去年以来先后推出30项重点措施 优化营商环境|世界时快讯
- 全球时讯:赠书丨如何应对即将到来的人口负增长时代?
- 2023年中国电解质饮料行业市场竞争及前景分析 赛道飞速发展...
- 天天热门:2023年度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申报...
- 2023年度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和技术创新中心申报工作全面...
- 市场监管总局下达一批适老化改造国家标准制修订专项计划
- 市场监管总局下达一批适老化改造国家标准制修订专项计划_天天...
- 明月镜片助力备战冬奥!全国滑雪登山挑战赛圆满闭幕
- 海关总署:2月以来我国外贸进出口明显回稳-环球热资讯
- 海关总署:优化海外仓申报流程,服务企业进一步扩大出口-重点...
- 海关总署:优化海外仓申报流程,服务企业进一步扩大出口
- 第十七届中国消费经济高层论坛定档四月 全球热讯
- 海关总署:优化海外仓申报流程 服务企业进一步扩大出口
- 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年会开幕_环球今头条
- 中国财政收入开局总体平稳 前两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4万亿
- 亚布力中国企业家论坛年会开幕
- 依法披露环境信息 防范“洗绿”“漂绿”_速看
- 天天看热讯:依法披露环境信息 防范“洗绿”“漂绿”
- 畅通直接融资渠道提升民企获得感_世界百事通
- 每日视点!(时政)中央纪委印发意见 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案件...
- 制造成本降下来 效率质量提上去-世界今日讯
- 天天快看点丨畅通直接融资渠道提升民企获得感
- 【天天速看料】央行降准传递积极信号
- 天天微动态丨央行降准传递积极信号
- 焦点速看:(时政)中央纪委印发意见 进一步加强和规范案件...
- 财政部表示 强化基础研究投入保障 提高原始创新能力
- 我国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天天新消息
- 内需呈平稳回升状态-全球报资讯
- 财政部表示 强化基础研究投入保障 提高原始创新能力-今日观点
- 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中国金融业正在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
- 每日速递: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中国金融业正在实施更大范围...
- CFA协会宣布六项重要考试改革
- 世界滚动:CFA协会宣布六项重要考试改革
- 当前要闻:央行副行长宣昌能:中国金融资产的投资属性和避险...
- 世界动态:央行副行长宣昌能:中国金融资产的投资属性和避险属...
- 平稳开局!财政支出保持较高强度,这些领域得到保障
- 平稳开局!财政支出保持较高强度,这些领域得到保障 全球播报
- 中国代表七十五国在人权理事会作共同发言 就落实《世界人权...
- 观热点:中国代表七十五国在人权理事会作共同发言 就落实《...
- 央行年内首次全面降准 释放流动性规模在5300亿元左右
- 环球播报:央行年内首次全面降准 释放流动性规模在5300亿元左右
- 去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超40万亿元 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世...
- 去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超40万亿 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
- 去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超40万亿元 制造业规模连续13年居世...
- 去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超40万亿元
- 【新要闻】去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超40万亿元
- 焦点观察:财政收入开局总体平稳 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保障
- 全球观察:财政收入开局总体平稳 民生等重点领域支出得到保障
- 环球信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改前后内容对照表
- 去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超40万亿元(新数据 新看点) 制造...
- 【环球速看料】财政收入开局总体平稳
- 去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超40万亿元(新数据 新看点)
- 全球速递!消费者满意度稳中有降
- 看热讯:去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超40万亿元(新数据 新看点...
- 热点聚焦:财政收入开局总体平稳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章程修改前后内容对照表_世界今热点
- 金融活水助推消费活力释放
- 环球快资讯:金融活水助推消费活力释放
- 金融科技服务经济提质增效的同时,仍需关注算法偏见-新资讯
- 楼继伟:金融业正在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
- 楼继伟:金融业正在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对外...
- 焦点快报!中国经济开局“春意浓”,拼出一个“未来可期”
- 中国经济开局“春意浓”,拼出一个“未来可期”
- 环球关注:地方财政缓慢修复
- 地方财政缓慢修复
- 财政收入开局总体平稳 重点支出保障有力-每日快报
- 今日聚焦!财政收入开局总体平稳 重点支出保障有力
- 全球财富管理论坛理事长、中国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持续推进...
- 世界百事通!全球财富管理论坛理事长、中国财政部原部长楼继...
- 财政部副部长夏先德: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是搞自我小循环,必须...
- 快消息!夯实节能标准在节能管理监督工作中的支撑保障作用 ...
- 财政部副部长夏先德:构建新发展格局不是搞自我小循环,必须...
- 环球今头条!夯实节能标准在节能管理监督工作中的支撑保障作...
- 环球今日讯!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开放的中国大市场能为各国...
- 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开放的中国大市场能为各国企业在华发展...
- 全球速看:今夜,财务主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要沸腾了!这...
- 今夜,财务主管、财务经理、财务总监要沸腾了!这个好消息终...
- 降成本优服务 金融助推消费市场回暖
- 我国中低收入家庭消费增幅明显
- 中国代表七十多个国家在人权理事会作共同发言就落实《世界人...
- 全国市场监管部门: 去年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超45亿元
- 环球快消息!全国市场监管部门: 去年为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
- 天天新动态:降成本优服务 金融助推消费市场回暖
- 当前时讯:(国际)中国代表代表七十多个国家在人权理事会做...
- (国际)中国代表代表七十多个国家在人权理事会做共同发言就...
- 智能驾驶技术进入商业化拐点,小鹏汽车电话会议都说了什么?
- 证券交易印花税领跌!前两个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下降1.2% 当前播报
- (经济)前2个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下降1.2%-世界即时看
- 2023年首次降准来了 预计释放6000亿中长期资金_天天热文
- 看点:(经济)前2个月全国财政收入同比下降1.2%
- 1-2月全国税收收入下降3.4%,非税收入增长15.6%
- 财政部:财政收入开局总体平稳 财政支出保持较高强度
- 【世界报资讯】财政部:1-2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0898亿元...
- 当前关注:新一轮个税改革或在酝酿中
- 降准超预期?央行行长易纲此前已有铺垫,李宇嘉:降准意在继...
- 新一轮个税改革或在酝酿中-当前关注
- 财政部:财政收入开局总体平稳 财政支出保持较高强度
- 降准超预期?央行行长易纲此前已有铺垫,李宇嘉:降准意在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