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财经 > 正文

少喝代糖饮料!科学家警告:人造甜味剂可以分解人体DNA【附甜味剂行业预测】

三氯蔗糖,俗称蔗糖素,是一种高倍甜味剂,可达到蔗糖的甜度约600倍。


(相关资料图)

人造甜味剂三氯蔗糖被广泛用于无糖汽水和口香糖等产品中。根据一项新研究,它还能够破坏我们细胞内的 DNA 物质。

欧洲食品安全局对所有遗传毒性物质的毒理学关注阈值为每人每天 0.15 微克。研究表明,每日一杯三氯蔗糖加糖饮料中的微量三氯蔗糖超过了该阈值。

测试证实,该化合物含基因毒性和致染色体断裂(DNA 链断裂)的机制,并显示与炎症、氧化应激和癌症相关的基因表达增加。更重要的是,肠壁也会被它损坏。

现在可能必须审查该监管批准。研究人员建议,进一步的研究可以更密切地关注三氯蔗糖暴露对健康的潜在危险影响。

甜味剂发展历程

1879年美国人C.Fahlberg 和I.Remsen发现了第一代甜味剂——糖精,并于1884年陆续产业化并推向市场,因为糖精难溶于水,市场供应的产品主要是其钠盐。甜蜜素是1937 年发现的,于1949年获得FDA批准并正式投放市场。1965 年,美国的Schlatter发现了阿斯巴甜,FDA于1981年正式批准使用。1967年,德国赫斯特公司发现了安赛蜜,英国1983年批准使用,美国1988年批准使用。三氯蔗糖由英国Tale&Lyle 公司和美国Johnson 公司及其子公司在1976年联合开发而成。中国1997年批准使用,美国FDA1998 年批准使用。1993年纽甜问世,甜味剂已发展至第六代。

根据《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2760-2014)》,我国批准使用的甜味剂分为合成甜味剂、天然甜味剂和糖醇类甜味剂,其中合成类以甜蜜素、阿巴斯甜、安赛蜜等为主;天然类以甜菊糖苷为主;糖醇类以木糖醇和赤藓糖醇为主。

2019年7月15日,国家卫健委发布《健康中国行动计划(2019-2030年)》,提倡人均每日添加糖摄入量不高于25g,同时提倡选择天然甜味物质和甜味剂代替蔗糖生产的食品和饮料,我国代糖市场的发展将加速前进。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显示,我国甜味剂产量近年来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2019年,其产量达到20.9万吨,较2018年增长11.17%。

青山资本在2022年发布的推文中曾提到,抖音、小红书代糖相关内容中,搜索的高频关键词是“减肥/减脂”。可如今世卫组织的新指南指出,从长远来看,用非糖甜味剂代替游离糖无助于控制体重。一些专家还建议人们从靠甜味剂“减糖”,转向直接“减甜”。

前瞻经济学人APP资讯组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人工甜味剂产业链布局全景梳理与招商策略建议深度研究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IPO募投可研、IPO业务与技术撰写、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

更多深度行业分析尽在【前瞻经济学人APP】,还可以与500+经济学家/资深行业研究员交流互动。

标签:

精彩推送